2020-08-03

《報導者》面對疫情衝擊和氣候變遷,韓國力推「綠色新政」,台灣呢?

「.....回顧過去10年的重大災害,2009年8月8日發生的莫拉克風災,造成近681人死亡、小林村滅村,是台灣近10年來傷亡最慘重的天然災害;2018年,又有驟雨強度超越莫拉克風災的823水災,造成7死、101傷。

彭啟明提醒,雖然過去10年的天氣預報技術進步非常多,「但是氣候極端化在這10年又是加乘了一倍,」從數量上來看,全球各項天然災害從10年前的每年6、700件,「大概增加了10%,一年有800件左右。」

「不要講雨是不是變暴雨了,熱浪還愈來愈熱了,還有各種的災害,乾旱、風災、水災,只要是災害都是在增加的,」他直言,各種天然災害背後隱藏的是極端氣候正在變化,「例如6月就覺得很熱,高溫破紀錄,這個就是極端氣候。」

不用等到暑假,南投在今年5月就飆出40度的高溫。7月24日當天,台北市高溫甚至飆到39.7度,創下124年來台北氣象站的最高溫紀錄,且連續17天高溫超過36度,打破多項歷史紀錄。整個6、7月全台發燙。

未來的災害將更頻繁、氣候會更極端?

彭啟明連說兩次:「一定會的、一定會的。」甚至預測到了20、30年後,「全世界的災害會從每年800件成長到1000件。」

加上疫情的因素,彭啟明提到另一種可能的情境:「疫情可能年底又來、或者明年又再來,如果疫情加上天災,那怎麼救?這是沒有任何國家去想像過的。」

然而,疫情加天災的雙重打擊,5月下旬就在孟加拉灣區發生了。孟加拉灣近20年來最強的超級氣旋安芬(Amphan)侵襲印度東部與孟加拉,迫使兩國撤離了低窪地區超過300萬的居民,風速一度達到每小時200公里,總計數千棟房屋被摧毀,正當全民忙著防疫之際,還要防災與救災,如何還能顧及社交距離?」

文章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