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/20 Fri

【柔韌重生 0206紀念座談】二月是適合想念的日子

 

柔韌與重生:建立安全文化從小開始


  臺灣防災產業協會2月6日 於 恆志的店 舉辦「柔韌重生0206紀念座談:二月是適合想念的日子」,邀請親職溝通作家 羅怡君( Home Page 首頁讀書館 創辦人)作為與談嘉賓,分享親子間如何溝通討論以提升安全意識。


▲ 羅怡君作家分享與談(攝影/協會提供)


▲ 與會觀眾交流回饋(攝影/協會提供)

  「恆志的店」位於維冠大樓後方靜巷,林清貴老闆在此經營咖啡廳,希望提供恆志的好友們音樂交流、也作為維冠老鄰居們回來敘舊的場域,這正是「柔韌與重生」的最佳展現,也是我們選擇於此場地談論安全文化的用意。

  沒有人希望遭遇災害,但是身處環境多災的台灣,如何強化風險意識、預作減災因應,災後迅速復原,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積極討論的課題。

  與會聽眾 興國高中退休的顏主任於座談中回饋,九二一大地震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說,可能已經沒有記憶,或是不願意想起傷痛,相較於臺灣,日本人經歷311大地震後,對於複合型災害更加謹慎,上至國家政府下至企業人民都願意投注更多資源在防救災之上。顏主任以往也曾經帶學生至紐西蘭基督城地震紀念博物館參訪,館中陳列地震發生後的場景,震撼的景象讓大家對於地震事件歷史記憶更深刻,更能提升民眾的災害識覺。


▲ 與會觀眾交流回饋(攝影/協會提供)



「擔心」不會降低任何風險,付諸行動的「關心」才是積極作為。

——羅怡君(2017),《愛的生存遊戲》

 

判斷原則取代標準答案

  羅怡君表示,會參加本次座談的聽眾都是已經「付諸第一步行動」的人,但要如何和孩子們進行安全意識的溝通?羅怡君和聽眾們以「在電梯遇到有疑慮的陌生人」為例,通常大人們會和孩子說要按離你最近樓層的按鈕,然後⋯⋯,就沒有然後了。許多家庭安全溝通只進行一半,對於「為什麼要按樓層按鈕?按了之後呢?要留在電梯內還是走出去?走出去要往哪裡走?」通常未接續討論之後的情境,反而陷入未知的危險。除此之外,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各自擁有不同特質與處事風格,家長們應與孩子一起討論,針對不同孩子個性引導他們思考,一起找出適合的安全守則。

 

讓孩子離你遠一點

  臺灣防災教育濫觴於九二一地震,也就是說「大人們」幾乎沒有接觸過防災教育,因此在減災行為的展現仍有落差。例如地震警報響起,大部份孩子會儘速進行「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」保護頭頸部的動作,但大人們卻多是抱著「大震逃不掉,小震死不了」、「不會發生在我身上」的 樂觀偏見 淡然面對。羅怡君打趣道:「讓孩子離你遠一點,才是對他最安全的事」。她進一步分享「暴風雪」這本由實際案例改編的繪本,描述一個五歲小孩如何在暴風雪圍困下,透過求生技巧協助家人鄰居取得食物延續生命。羅怡君再次強調:「一再禁止孩子們做危險的事情是『減能』,無法讓孩子獲得生存經驗;應該相信孩子,引導他們共同成長,透過『賦能』才能讓孩子們習得保護自己的能力。

  負責高中教材編纂的鳳山高中陳老師回饋,自己是高中地科教師,同時也是一個孩子的爸爸,雖然自己擁有許多專業知能,但在引導孩子融入大自然時,仍難免會對孩子的安全產生焦慮。對於此,羅怡君分享「眠月之山」和「費爾的旅程」紀錄片,這是一位紐西蘭父親來台灣尋找在山裡失蹤孩子的故事。「放手」是每對父母在親子教育當中需學習的課題,有時候孩子們的智慧與應變能力比父母們想像的更柔韌,但父母們因擔心孩子而以「這很危險不要做!」的恐懼灌輸在孩子心中,導致真正遇到危險時束手無策。陳老師也回應,未來在教材編纂時,希望能融入更多防災的概念,讓地科教學不僅僅是學習板塊運動、氣候成因的科學知識,而是能更貼近生活,讓學生更能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。現場另一位帶著孩子參與的母親更欣喜表示,此次座談學到不只是防災觀念,也包括思考的練習,更擴大到對生命的思考。


▲ 與會觀眾交流回饋(攝影/協會提供)

  所有被禁止不可以做的事,都是重新引導孩子思考的起點;所有災難崩塌毀棄的廢墟,底下都有即使摧折也不放棄的生命。期盼每一位台灣人,能更具韌性地與自然社會共存,在回望中安放,在柔韌中重生。


【推薦閱讀】

《愛的生存遊戲》,羅怡君、單信瑜(2017)
《眠月之山》,Phil Tchernegovski(2015)
《暴風雪》,John Rocco(2016)
《不讓消防員傷腦筋》系列,金旦枇(2018)
《希望牧場》,森繪都(2016)

The News